人的追求是无止尽的,生活条件变好之后,人们更希望能够健康长寿。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也在不断的下降,各种疾病也随之找上门来。特别是因为新陈代谢的能量下降,在加上饮食水平的提高,身体极容易出现肥胖。而肥胖又是导致很多疾病的因素,因此,想要健康长寿,最好是瘦一点。于是,也就有了“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说法。
老年人的胖瘦判断有标准
对于老年人,什么样的体重才算适宜呢?现在,我们通常对于无严重疾病的老年人,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成年人的体质指数(BMI)划分是:<18.5为消瘦,18.5至23.9为正常体重,≥24为超重,≥28为肥胖。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脊柱弯曲变形,身高较年轻时缩短,而体内脂肪组织增加,使得BMI相应升高。研究发现,如果老年人的BMI>26.9,这类人群很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心血管疾病等,会缩短寿命。但如果老年人的BMI<21.0,身体消瘦,营养素摄入不足,免疫力降低,当流感、肺炎等疾病发生时,死亡率要高于正常老年人。因此,老年人的体质指数(BMI)在21.0至26.9最为适宜。
肥胖对人体的影响有哪些?
1)影响个人的形象;
2)“三高”问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
3)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4)肝脏负担加重,导致脂肪肝;
5)骨骼所需要负担的重量增加,容易引发骨关节炎;
6)患癌症的风险增加。
如果老年人过度消瘦,一方面反映机体可能存在某些消耗性疾病,另一方面如果营养素摄入不足,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也会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
过瘦的话容易导致营养不良,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机能会有降低,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的含量也会下降,关节和骨骼都会产生健康问题。过瘦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形成,当老年人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肪量不足的时候,就容易引起肝脏中脂质代谢异常,脂肪会浸润在肝内,从而形成脂肪肝。
还要小心过瘦的上了年纪的人群容易患有“心肌症”,此时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会降低。这类人群会表现为站立难,走路缓慢,容易跌倒骨折,严重的时候还会产生心肺衰竭或是死亡。
步行、慢跑、打太极等。这些有氧运动都特别适合老年人,尤其步行是肥胖老人最好的健身方式。每天走1至2小时,可分次完成,每次不少于15至20分钟,以每分钟80至90步的速度行走为宜。
老年人想要健康长寿,避免肥胖是好事。因为肥胖的确会给人体带来很多的疾病,但是如果为了减肥,导致身形过瘦,也不是什么好事。对于骨骼、肌肉、免疫力等,都会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日常的行动。此外,如果短时间内体重突然下降,也不是什么好事。很可能是因为体内出现某种疾病,导致机体受损。这样的情况,还是建议及早就医。对于老年人来说,过胖或过瘦,都不合适。最好是按照BMI指数,保持微胖即可。
老年人代谢功能会比年轻人更差,吃过于油腻容易难以分解脂肪,导致食物无法及时消化,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老年人要注意均衡的营养,比如坚持吃牛奶、豆制品、肉类等;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魔芋等热量低的食物;严格控制甜品、油炸食物的摄入;最好限制每餐的摄入量,少吃多餐,不要吃太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