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断发、头发干枯、发丝油腻、少白头,这些已经成了我们当代许多年轻人的都担心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弄清楚,头发是什么做的。头发并不是器官,所以不含神经和血管,但是它含有细胞。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占总重量的85%左右,此外还含有微量元素、类脂质物质、色素和水分。
滋养头发需要哪些营养呢?蛋白质(赖氨酸)、脂肪(n-3、n-6)、矿物质(铁、锌、铜)、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
我们首先来讲第一个问题,也是最严重的问题,脱发。
如果每天掉发>根,并且持续一个月以上,才是属于不正常的脱发,掉发≠脱发。
脱发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雄激素性脱发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遗传特征需在雄激素作用下才表现出来。
营养性脱发
机体营养不良和新陈代谢异常可引起发质和发色的改变,严重营养不良会导致弥漫性脱发。
神经性脱发
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毛发生长功能抑制,毛发进入休止期而出现脱发。
内分泌脱发
毛发生长受多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内分泌紊乱会引起脱发疾病,比如产后、更年期脱发。
物理性脱发
包括机械性刺激和接触放射性物质,比如化疗。
化学性脱发
化学因素,比如烫染发剂导致毛发颜色改变甚至脱发。
先天性脱发
发育缺陷引发:患儿头发稀疏细小,或出生时头发正常,不久就脱落不再生。
感染性脱发
各种病原体的感染,主要包括:细菌、病*、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
症状性脱发
某些系统性或局部疾病都可伴随脱发。
季节性脱发
夏季多发,因高温毛孔扩张导致脱发,秋冬少发,因温度下降毛孔闭合。
这些也不能全部概括,而且很多因素往往不会单独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脱发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今天只讲从营养的角度,改善脱发。
建议:
①多补充蛋白质。比如酸奶、牛奶等乳类;牛肉、鸡肉、鸭肉、鱼肉海鲜等;大豆、豆制品、豌豆、红小豆、绿豆、鹰嘴豆等淀粉类豆类;开心果、花生等坚果,也能帮助补充蛋白质。
②适当吃粗杂粮,全谷物、杂豆类,以及升糖指数低的水果。(碳水过少,精制碳水过多都会引起脱发)
③少吃点高n-6的炒菜油,比如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等,适当增加一点少油烹调的鱼类,比如清蒸鲈鱼,在拌凉菜的时候用橄榄油或者亚麻籽油这类高n-3油。
④适量补充些红肉、动物血、动物内脏。
⑤多吃冬枣、草莓、猕猴桃、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⑥增加户外活动,让皮肤多接触阳光,生成内源性维生素D。
第二个问题,头发干枯。
头发干枯的原因有哪些呢?头皮感染、烫染受损、错误洗发、营养不良等,都可以造成毛发干枯。
干枯发质饮食建议: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碘的食物,比如核桃、芝麻、黑豆、荠菜、鲫鱼、橘子等食物。少吃脂肪类和辛辣甜腻的食物。
第三个问题,发丝油腻。
头发油腻的原因大致有这几种,皮脂分泌过多、荷尔蒙分泌紊乱、遗传、精神压力过大,过度梳理,经常进食高脂食物等。
油性发质饮食建议:
①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鲜蔬果,荤菜以低脂高蛋白为宜。
②饭后喝些温热的薄荷茶,并服用少量维生素E、酵母片。
③禁食,猪油、奶油、肥肉、过咸过甜的食物、高胆固醇的食物、油炸烧烤食物、腌制食物、辛辣食物。
第四个问题,少白头
少白头也有多重因素造成
精神因素
长期抑郁寡欢,心境不佳或者高度紧张,操劳过度,均可使头发变白。
疾病、药物和遗传
脑垂体机能下降、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内分泌紊乱,结核、伤寒、恶性贫血等消耗性病症,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均是已发现的头发变白的有关疾病。
生活习惯
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加班等缺乏体育锻炼等。
营养状况
身体长期缺乏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B,也会导致头发变白。
少白头饮食建议:多吃一些滋补食品,比如桑葚、桂圆、芝麻、木耳以及枸杞等。
最后,还是那句话,均衡膳食,补充全面营养。另外,适当梳头,按摩头皮;科学洗头,减少烫染次数;理智食用生发产品;减少熬夜,学会调节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