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营养不良通常是无经验的父母造成,所以后面做着“亡羊补牢”的方法。这一方法法虽然可靠,但病情发展到这一步,宝宝的健康已经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那么你知道怎样识别儿童营养不良吗?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有哪些?那今天就和樱桃君一起去看看吧!
一、识别儿童营养不良的方法
情绪变化
宝宝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提示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给宝宝吃一点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等高铁、高蛋白质的食品。
宝宝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明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土豆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益处。
宝宝情绪多变,爱发脾气则与吃甜食过多有关,医学上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除了减少甜食外,多安排点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也是必要的。
2、行为反常
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维生素C缺乏的结果。在食物中添加富含此类维生素的食物,如蕃茄、桔子、苹果、白菜与莴苣等为最佳食疗食物。这些食物所含丰富的酸类和维生素,可增强神经的信息传递功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症状。
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宝宝幼稚可笑,表明体内氨基酸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类、奶、蛋等势在必行。
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信号。应及时增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肉松、虾皮等。
3、过度肥胖
以往常将肥胖笼统地视为营养过剩。最新研究表明,营养过剩仅是部分“胖墩儿”发福的原因。另外一部分胖宝宝则是起因于营养不良。具体说来就是因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所致。“微量营养素”不足导致体内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谢为热量散失,只得积存于腹部与皮下,宝宝自然就会体重超标。
三、儿童营养不良的解决方法
孩子一旦发生营养不良应该及早诊断,早治疗效果较好。首先要找到病因,既按病因治疗,又要治疗有关的疾病与并发症。护理与饮食疗法是极为重要的,营养物质既要符合需要又要适合其消化能力,食物种类不宜变换过快,应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添加,保证一切食物要新鲜和清洁,要耐心地喂。
注意皮肤及口腔清洁护理,也要注意护理眼部。一旦有眼部干燥(维生素A缺乏)应及时治疗,因为发展下去是可以致盲的。另外要保温,防止受凉及呼吸道感染,安排好生活规律,定期测体重以观察增长情况,重症的营养不良最好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