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省的营养医学水平,促进营养学科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由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医院承办的年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年会于6月18-19日在杭州新侨饭店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规范营养,患者受益”。
本次会议涵盖慢病营养、重症营养、外科营养等临床营养相关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经验与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提高临床营养诊疗水平、推动临床营养专业建设,规范医学营养临床实践。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委、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主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候任主委、长三角临床营养质控联盟理事长、医院院长秦环龙教授,浙江省医师协会马雯娜副秘书长,浙江大医院医务部张涛副主任,医院营养科郑锦锋主任,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委、浙江大医院营养科张片红主任等著名专家学者,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师、营养师等余人出席本次论坛。
第一场主题报告会由于吉人主任、叶世伟院长、任海清书记共同主持。
医院院长秦环龙教授作《肠道菌群移植干预慢性肠功能障碍临床新策略》专题报告,指出肠道微生态调节是慢性肠功能障碍治疗的有效方法,粪菌移植在治疗慢性便秘、炎症性肠病、自闭症等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后,他介绍了肠功能障碍疾病的五阶梯综合治疗策略,指出目前亟需明确肠道菌群判断疾病的标准、致病机制及疗效评价标准。
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院长沈贤教授作《基于影像组学的术前精准营养评估》专题报告,比较了传统肌少症评估与基于影像组学方法的肌少症评估体系的优缺点,介绍了基于机器学习与影像组学的身体成分评估模型以及营养风险患者的术前预康复措施。
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医院院长胡智明教授作《恶性梗阻性*疸减*后胆汁再利用的临床研究》专题报告,介绍了术前减*的指征与方式,胆汁再利用的重要性,胆汁再利用的方法与注意点。胡教授表示,胆汁再利用又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科医院副院长茅月存教授作《医院安全文化建设之我见》专题讲座,从医院安全文化相关定义、质量安全问题梳理、标准编制的特点、编制的难点及重点四方面进行解读,以制度安全,行为安全和物质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标准。
第一场专题报告会由蔡斌院长与于吉人主任共同主持。张片红主任分享了FSMP的应用及管理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相关内容。
第二场主题报告会由贺晓鸣副院长、傅健飞主任、周强主任共同主持。
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浙江大医院妇科周建维主任作《营养不良与卵巢癌》专题报告,介绍了营养不良影响卵巢癌治疗以及相关预后的研究进展,强调卵巢癌患者营养不良在术前、术中、术后均需进行科学干预及管理。
医院营养科郑锦锋主任作《老年糖尿病的营养管理——从营养过剩到不足》专题报告,介绍了ADA诊疗标准指南以及老年人的“肥胖悖论”,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是衰弱易感人群,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虚弱的饮食策略应综合多因素考量,合理营养,科学运动。
浙江大医院医务部张涛副主任作《ERAS的浙二实践》专题讲座,介绍了ERAS的定义以及循证医学证据来源,并且从ERAS的工作架构、标准化临床路径、MDT团队、对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理论创新等方面分享了浙大二院的ERAS实践经验。
第二场专题报告会由沈贤院长与张片红主任主持。纪伟平主任、严晓波主任、胡智明院长分享了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经验、DRG支付下的营养诊断与病案首页、ERAS理念与获益相关内容。
下午,在健康管理与营养分会场,第一场主题报告会由王磊主任,杨红琪主任、郑甦主任共同主持。
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医院叶世伟院长作《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专题报告,介绍了肥胖症的诊断标准,详细讲解了肥胖的膳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实施方案。
医院营养科陈秋霞主任作《生酮饮食干预肥胖症研究进展》专题报告,介绍了生酮饮食的定义、作用机制,分享了生酮饮食减重研究成果、单纯性肥胖的生酮治疗临床路径与生酮治疗方案的实施要点。
中国科医院(医院)内分泌科李欣副主任医师作《降糖药降低体重的机制及对营养代谢的影响》专题报告,介绍了糖尿病流行病学概况,降糖药物种类及特点,降糖药减重机制及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陈素娥主任、叶健敏主任主持第二场主题报告会。
浙大二院内分泌科、浙大二院教学部副主任单鹏飞教授作《2型糖尿病逆转策略》专题报告,介绍了全球糖尿病疾病负担、2型糖尿病逆转的相关临床研究,指出强化治疗、低热量饮食、减重手术是逆转2型糖尿病的有效办法。
浙江大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金希副主任作《内镜减肥进展》专题报告,介绍了内镜技术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详细讲解了多种内镜下的减重手术模式与有效性评估。
医院肝胆胰外科尚敏杰副主任医师作《肥胖及糖尿病患者的微创减重手术治疗》专题报告,介绍了肥胖的危害与中国糖尿病患病情况,指出外科手术有助于降低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体重、改善糖耐量,鼓励内、外科共同合作。
第三场主题报告会由胡桂芬主任、楼建*主任主持。
浙江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范一宏教授作《炎症性肠病的营养与饮食管理》专题报告,从饮食管理、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几方面介绍了IBD患者的营养管理。
浙江诺特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学部负责人鲁玲博士作《从体重管理到TLC》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院内诊疗+院外生活方式管理),指出肥胖慢病可以通过TLC得到缓解甚至逆转。
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委、浙大二院营养科张片红主任作《低碳饮食在减重中的研究进展》专题报告,介绍了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定义与相关RCT的研究进展,指出应重视干预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委、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教授线上进行《肌肉衰减症的医学营养管理》讲座,介绍了肌肉衰减症的诊断标准,指出肌肉衰减症可致衰弱、残疾、生活质量下降、感染及死亡率增高,通过营养+运动的早期生活方式干预可预防、延迟、治疗甚至逆转肌肉衰减症。
在重症营养分会场,第一场主题报告会由张颖主任、谢贵林主任、杨玉芳主任主持。
浙江大医院院长助理、急诊医学科张茂主任作《严重创伤营养治疗的进展与实践》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严重创伤患者的营养治疗途径与营养支持方案选择,强调营养治疗是严重创伤成功救治的重要措施。
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医院营养科杨任华主任作《老年重症营养管理》专题报告,介绍了老年人营养筛查与评估的工具选择,探讨了如何对老年病人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并详细解说了针对心衰、COPD等不同的老年常见疾病患的营养支持要点。
浙江大学医院重症医学科郭丰主任作《腹腔高压患者如何实施肠内营养》专题报告,介绍了一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治疗过程,讲解了腹腔高压和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与关系,并详细解说了如何根据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
华英主任、董绉绉主任、乔松主任主持第二场主题报告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陈国贤主任作《重症烧伤患者营养支持》专题报告,介绍了烧伤患者的能量需求及代谢变化,详细解说了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要点及治疗困境,并对控制患者的应激反应和促合成激素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浙医一院肝胆胰外科张匀主任作《基于肠内营养的肠屏障保护策略在ICU的价值》专题报告,介绍了细菌易位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机制,强调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要素的补充是维护肠屏障的重要手段,肠内营养种类与方式的选择是研究重点。
医院重症医学科沈鹏主任作《重症患者输注肠内营养面临的挑战》专题报告,介绍了重症患者在输注肠内营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详细介绍了有创通气、ECMO、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俯卧位患者启动肠内营养的难点与时机,并强调了肠内营养不耐受监测的重要性。
金雨虹主任、陈英刚主任主持第三场主题报告会。
浙江中医药医院重症医学科张美齐主任作《重症患者肠内营养途径选择的策略》专题报告,介绍了肠内营养置管途径与技术,强调针对不同危重症患者需选择个体化的肠内营养制剂,并分享了一例腹腔感染、腹腔高压、肠梗阻患者的救治经过。
在大会论文交流环节,医院营养科叶飒主任分享了《β-HB降低MPI表达促进甘露糖抗肺癌作用的研究》,医院营养科蔡燕萍主任分享了《零库存管理信息化应用肠内营养制剂(含特医食品)初探》。
闭幕式由浙大二院营养科陆彦妤主持,期间举行了“医学营养精英挑战赛”颁奖仪式。经过前期的激烈角逐,营养科、外科、肿瘤内科三场比赛共有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胜奖15名。
医院叶健敏主任与温州医院纪伟平主任为三等奖获奖选手颁奖。
医院杨红琪主任、医院郑甦主任与浙江中医院消化科范一宏主任为二等奖获奖选手颁奖。
浙大二院营养科张片红主任、医院叶世伟院医院蔡斌院长为一等奖获奖选手颁奖。
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张片红主委作会议总结。他表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围绕健康管理、内科营养、重症营养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广大医师、营养师和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继续发挥专委会优势,为进一步推动医学营养事业发展不断努力!
感谢参与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领导、医务工作者们。年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年会圆满闭幕。来年我们宁波再聚!
|小贴士|
6月19日早晨6:15-7:15举办年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年会“健康跑“活动,旨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营养医师身心健康。
跑步路线沿西湖景区环湖绿道,全程2.2公里。尽管下着小雨,但专家们热情不减,用行动呼吁、带动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