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以Concordancebetweentheestimatesofwastingmeasuredbyweight-for-heightandbymid-upperarmcircumferenceforclassificationofseverityofnutritioncrisis:analysisofpopulation-representativesurveysfromhumanitariansettings为标题发布在BMCNutrition期刊
在营养不良普遍存在的地区,社区人群的消瘦状况是人道主义援助人员判定所需应对措施规模和范围的基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国际红十字会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现行标准均是基于身高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heightZscores,WHZ)评估消瘦流行情况。除此以外,上臂中段周径(MUAC)也可作为衡量消瘦的独立指标。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公共卫生机构均已推荐将MUAC作为衡量指标,但如何根据MUAC阈值进行危机判定仍无定论。
既往研究表明,使用WHZ和MUAC判断儿童消瘦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将基于WHZ的危机判定阈值应用于基于MUAC的消瘦估计值的有效性受到了质疑。Bilukha和Leidman研究了使用WHZ和MUAC评估人群水平消瘦状况的一致性。他们发现,通过WHZ和MUAC判定的人群消瘦状况相关性较差。此外,作者断言基于MUAV测量的调查与基于WHZ消瘦阈值的调查一致性较差。这项研究的数据表明,MUAC并非是评估人群水平消瘦状况的最佳选择。
BMCNutrition
doi:10./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