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个孩子都不能拒绝零食的诱惑,这是天性,每个成人也曾经是孩子,一定深有体会零食带来的乐趣和幸福感。但是很多家长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为了宝宝身体健康,限制吃零食,甚至干脆直接断了孩子吃零食的念头。
《新生日记2》中刘璇就对孩子吃零食持排斥态度,老公拿着零食三番五次逗孩子,4岁的儿子没有一点心动,而是先小心翼翼问刘璇是否允许吃。刘璇同意后,儿子才吃了一小块,瞬间开心地不得了。工作人员问他有没有吃过零食巧克力、果冻和冰激凌,4岁的孩子连连回答“没有”。
刘璇说“3岁前的宝宝牙齿和肠胃都是发育关键期,要控制,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这些道理成人不难理解,但对于三四岁的幼儿他们只知道诱人美味的零食无法满足。
吃零食父母们态度不一,有总是准备一堆零食的放纵派。有反对派,担心影响吃饭,担心影响身体健康。还有家长选择合适儿童吃的,看标识和成分。不管放纵派还是反对派或者理性家长,都是为孩子好,只是不必谈零食色变,但也不能放任不管。
在婴幼儿时期,适当地吃零食,可以让宝宝对食物产生好奇,也为日后挑食降低风险。让零食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食品安全和孩子的健康更要考虑,允许孩子吃零食,前提是安全健康,所以需要父母学会“挑零食”。01、零食挑不对,爱变成害
在副食流通协会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中有明确3-12岁儿童吃零食标准,6类零食要杜绝,已经被列进“黑名单”。第一点:反式脂肪酸油脂在高温烹调中产生的人造反式脂肪酸是有害的,常见的食品有奶茶、巧克力、蛋糕等西式糕点,炸鸡、薯条。一些含有天然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无害,如奶粉、肉类、母乳等。保质期更长,食物更美味都是人工反式脂肪酸的作用,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要全面禁止人工反式脂肪酸。在美国有研究表明,经常吃含有反式脂肪酸食物的人,有暴力倾向,如果经常让孩子吃,很容易使脾气暴躁。购买零食保质期越长就越注意,另外参考配料表。第二点:辐照处理食物一些零食加工过程中会有电离辐射的工序,去除水分杀菌,延长保质期,比如果蔬干,蜜饯等。在辐照过程中,食物本来的营养成分破坏,不能满足营养需求,也起不到补充维生素或者补充其它营养的作用。第三点:含添加剂、色素各种添加剂比较多的零食常见的有:薯片、果冻、火腿肠、口香糖、方便面等口味偏重,违背了孩子饮食清淡为宜的规则,严重的是它们所含的物质会使体内的锌流失,使孩子出现食欲不振,偏食的习惯。第四点:油、盐、糖含量超标膨化食品、饼干、糖果等高油盐高糖,使孩子口味日益加重,导致肥胖,还影响正常的吃饭。高糖对牙齿不利,高油盐会增加肾肝负担,不利于发育,严重的还会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第五点:无过敏提示信息
儿童尤其婴幼儿首次接触每一种食物都需要观察是否有过敏现象,如果零食上没有提示,可能会引起过敏的材料,不方便家长了解,一旦儿童吃进去有过敏反应,后果难以想象。南京有一个6岁的男孩儿,就因为吃了导致身体过敏的零食,膝盖开始出现大量青紫色斑点,四处求医医治。对食物过敏可能会引起脸色发紫,呼吸急促。尤其过敏体质的孩子,选零食时没有提示过敏信息的一定避开。02、存在安全隐患
坚果、果冻等不注意容易引发儿童窒息,还带有竹签的串类零食,家长看护不谨慎,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危险。心理学家张怡筠曾说:孩子在吃零食的过程中,嘴巴接触食物,除了享受美食带来的满足感,这种感觉还将传递给大脑中枢,产生多巴胺令人愉快。零食还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尽量选择不添加、天然的,低糖低盐低脂肪的食物。
孩子健康快乐,是每一位父母的希望,孩子的快乐很简单,有时候可能只需要一颗棒棒糖,他就开心半天。如果只重视健康忽视他的快乐,孩子的童年也会有缺失,就如不允许吃零食这件事。
碎碎念:彻底阻断零食是不现实的,入口的食物父母严格把关挑选,多用心观察。了解哪些是健康安全的美味零食,哪些是有隐患的有害食品,选择合适的零食,适时适量吃,即保证健康也可以带给孩子快乐。(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