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化名)的宝宝4个月了,打算6个月再给宝宝添加辅食。可婆婆认为现在4个月就可以吃辅食了,总是喝牛奶又贵而且容易饿。莉莉觉得不妥拒绝了婆婆的意见,婆婆不满地说:我们那会个月就给孩子吃糊了,现在不长得人高马大的,就你矫情。
虽然婆婆没有给宝宝喂辅食,但总是会在吃饭的时候让宝宝舔一舔筷子、莉莉为此很不舒服,婆媳俩为了给宝宝添加辅食的事闹红了脸。
请避开这四个误区
1、辅食越碎越好
刚开始添加辅食,确实是要切得细一点,从泥状开始,但逐渐要颗粒化。
如果辅食一直很碎,过于精细,宝宝的无法训练咀嚼功能,不利于牙齿的萌出和面部肌肉的发育。
2、用奶瓶喂辅食
其实,添加辅食时应该使用小勺子。现在有很多种小勺子供家长选择,有的是硅胶软勺,触感柔软,有的还带感温技术,遇热变色,防止烫到宝宝。
使用勺子的正确的做法是:盛一勺辅食轻轻放到宝宝下唇上,诱导宝宝张嘴,当宝宝吃进食物后,轻轻将勺子平行抽出。
、辅食加盐加糖
辅食中应尽可能少放糖,不放盐、不加调味品,以免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伤害宝宝的味觉,造成宝宝挑食或厌食。
如果担心辅食没滋味,家长可以添加少量食用油。
4、辅食没变化
有些家长认为辅食就是面条、稀饭,总是老一套,没有什么变化。
先不说单一的口味会让孩子厌烦,就说面条、稀饭的营养问题吧。
它们基本是碳水化合物组成,缺少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宝宝无法摄入全面均衡的营养,肯定长不好。
父母该如何为孩子选购辅食呢?
1、适合宝宝年龄
不同年龄的宝宝对营养的需求不同、消化功能也不尽相同。
如果年龄小的宝宝买了大孩子的食物可能消化不良或者便秘,年龄大的宝宝买了适合小宝宝的食物,就可能营养不良,因此买食物时父母可以仔细看标签、说明书或者向工作人员咨询。
2、不食用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含有太多的油、糖、添加剂、甜蜜素等成分,因此味道较好,很吸引宝宝。
但膨化食品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被破坏,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较低,宝宝吃了不仅没营养还可能越来越胖,习惯零食的味道后更可能挑食,因此宝妈注意避免。
给宝宝想辅食是最好想包装比较小的,这样宝宝可以一周更换一次,使其营养得到均衡。
小包装也易于储存、时间短了也不容易变质,更加健康。
有些辅食可能导致宝宝过敏,父母扔掉也不心疼。
4、多看标签
宝妈在选辅食时,一定要多注意看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营养丰富的辅食。
也要注意看生产日期,以免买到快过期或已经过期的产品。
孩子的辅食制作是非常有讲究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很关键,怎么制作就更关键。很多妈妈不会制作辅食,就按照大人的菜谱来给孩子做,导致孩子吃得不消化,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脾胃引起积食。
所以建议妈妈们在养育孩子中要学着制作辅食。这里强烈地推荐一本受到万千妈妈追捧的辅食书《每周辅食吃什么》。
这本书从宝宝六个月添加辅食开始,一直到孩子三岁的食谱都有了,并且详细到每一周每一天的食谱安排。
比如10月龄孩子一周的食谱举例,比如周一第一顿喝奶粉或是母乳加餐一块苹果,第二顿吃奶粉或母乳,第三顿吃生菜软米饭,第四顿吃母乳或奶粉加餐一个淸甜翡翠羹,第五顿吃鸡胸肉软粥,第六顿喝奶粉或母乳……
而且每一道辅食都有很详细的制作方法,比如准备的时间,烹饪的时间,难易指数,以及需要的食材,具体做法,能给孩子补充什么营养等。
除了有文字版之外,还有视频制作教程,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就可以了。
妈妈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的辅食来制作,宝宝也能吃得好长得快。买回来的妈妈都给了本书很高的评价,对于新手妈妈很友好。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
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0-岁的宝宝饮食,看这一本就足够了,相当于请了一位专业营养师。价格也不贵,只要69元,就相当于请了一位专业“营养师”回家。
有了专业人士助力,就算是新手爸妈,也能让辅食添加变得得心应手。点击下方商品链接,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