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而言,在第七次人口普查后发现,老年人的数量高达2.6亿,而在65岁以上的人群约有1.9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3.5%。在如此庞大的老人群体背后,隐藏着的是人们的健康问题。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有关专家调查发现,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堪忧,约一半以上的老人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
曾经按照国际的营养不良筛查的方法,针对北上广、重庆、成都等5个发展比较好,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城市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了超过50%的人都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由此推测,在农村地区以及一些不太发达的地区,老人的健康状况可能更为严峻。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营养不良?
长期吃素,营养摄入不均衡。每天都是清粥、白菜萝卜等饮食,无法获取更多的营养。
肠胃功能减弱,对营养吸收的能力也会变差,无法从食物中吸收营养,时间长了,身体也会变差。
牙齿松动、脱落,对食物咀嚼的能力减弱后,无法充分的将食物和唾液结合,吸收消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也有影响。
老人身体存在的慢性疾病等因素,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等。有一些药物也会对患者体内的营养吸收、利用造成影响。
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成年人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也容易因此引发一些疾病。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能出现哪些营养素缺乏?
一、维生素B12缺乏
对老年人来说,由于胃酸分泌逐渐减少,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率会比较低,而人体内存储的维生素B12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素食的影响逐渐减少。当严重缺乏维生素B12时,可能诱发贫血、神经相关疾病以及脊髓相关疾病,甚至有研究发现会引发老年痴呆症。
哪些老人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缺乏?
长期素食人群;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质子泵抑制剂的人群;长期服用减少胃酸分泌药物的老年人;存在贫血、胃部或者肠道等消化道手术的人群等。
当你怀疑自己存在维生素B12缺乏时,可以采血化验,及时补充。每人每天所需的维生素B12约为2.4微克左右。可以从深海鱼类、肉类、家禽类以及鸡蛋和乳制品中补充营养素。而且有研究发现,乳制品中的维生素B12利用率更高,可适当补充。
二、蛋白质和钙质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内的代谢速率会减低30%左右,而对蛋白质和钙质的利用率也会有所降低。这两者通常会出现同时降低的情况,对老人的抵抗力,骨骼等造成影响。
好在能够补充蛋白质的食物中,大多也含有丰富的钙质,可以一起补充。比如鸡蛋、牛奶、鱼肉、家禽肉等肉类食物中,蛋白质和钙质含量都不少。想要促进人体补充蛋白质和钙质,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和镁元素。
当镁元素缺乏时,也会影响人体内的生化反应受到影响,对蛋白质合成、骨骼强度、血糖、血压等都会产生影响。老年人可以每天通过鳄梨、坚果、香蕉、深海鱼类、全谷物食物以及豆制品等补充镁,从而促进钙质和蛋白质的吸收。
对老年人来说,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对健康的影响不小,而人们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按需补充,或能预防疾病,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