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的妈妈们,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宝宝更加健康成长?这就造成了两股趋势,有的妈妈为了宝宝的健康积极锻炼身体、合理控制饮食,整个孕程体重都在合理增重的范围之中。而有的妈妈生怕孩子出生后会营养不良,大量不加节制的吃各种食物,又怕运动会造成流产,最终体重增长过度连走路都觉得困难。
我国的建议,整个孕程体重增加约10-13kg,从孕中期每周约增加0.3-0.5kg,具体增重数据与身体状况有关。孕前瘦弱的准妈妈宜多增加体重,而孕前超重肥胖的准妈妈宜少增加体重。对轻度肥胖的孕妇来说,孕期增加5-9kg即可,中度肥胖者增加1-5kg,而重度肥胖孕妇在孕期全程可以完全不增加体重,这样胎儿和母体的健康风险会比较小。
孕期如果体重快速增长,除了会造成我们身材走样,到底对于孕妇和宝宝还有哪些危害呢?
1、宝宝出现健康风险高:
孕期体重增长过高,孩子更易成为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4kg),也更容易发生儿童期和成年期的肥胖,将来也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证明,孕期体重过快增长,会增加出生畸形率、出生缺氧等风险、同时婴儿死亡率也会上升等。另外,母亲体重增加甚至会关系到孩子的智商高低和行为发育。
由于体重过快增长,孕期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通常患糖尿病的时间越早,孩子患多动症的风险越大。和健康母亲所生孩子相比,孕26周之前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母亲所生孩子患多动症的风险会增加42%。还有研究提示,孕期增重过多,还会增加未来宝宝患哮喘病的风险。
2、孕妇未来慢病风险高:
大量数据研究发现,孕期体重增加过多过快,会增加患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的风险,增加巨大儿和剖宫产的风险,给母亲的生产过程带来危险。而且孕期一旦患有妊娠糖尿病,未来患糖尿病的几率就会比普通人高出数倍。
由此可见,控制好孕期的体重对于母子双方的健康都至关重要。究竟我们要如何把孕期的体重控制合理呢?其实还是老生常谈的两句话:管住嘴、迈开腿。
1、管住嘴:
首先远离营养密度低热量高的垃圾食品,例如甜饮料、油炸食品、饼干、薯片、膨化食品、糖果等,孕期胃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过多食用垃圾食品,而胎儿有用的营养成分高的食品就摄入比较少了。建议日常可以把一部分白米白面主食换成杂粮薯类,把加了油糖的主食换成没有油糖的主食,同时还由于全谷杂粮比较耐咀嚼,即便不控制食量,吃的数量也会有下降。例如把白米换成黑米,会让米饭的维生素B1提高到原来的3倍左右,把白米换成小米,能够让米饭中的铁含量提高到原来的5倍左右。
2、迈开腿:
孕期适量的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妊娠糖尿病的风险等,在孕妇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走路、慢跑、孕期瑜伽、跳舞、游泳等都是可以的,强度以心率为每分-次为度,如果年龄偏大的大龄孕妇,心率可适当降低。
愿孕期妈妈拥有健康的体重,生育可爱的宝宝,还有其他怀孕疑惑,不妨给我们评论留言吧。